
在浙里安家

好室友
屋外,大雨滂沱,冲走了尘土和喧嚣,而我,在屋内,有灯光和她们的相伴,分外温暖。
从第一次的相遇,到亲密接触,再到现在的彼此相知,将近两个月。在这里安家的经历却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开学报到的日子里,我拨开层层人群来到这里,推开门看到宿舍的布局,未免有些失望。丹阳的格局,一侧是一排书桌,另一侧是上下铺的床,完全打破上床下桌的美好憧憬。但宿舍并不是空荡荡的,一张桌子和床上已摆放了一些物品,挂着一只可爱的兔子还贴了张纸条——“Hello,我是**”。我的心田立刻荡漾,好期待看到我的室友,见到那一张张活泼的面孔。
第一次与它亲密接触,是在军训的“艰苦”岁月里。尽管没有连日骄阳的炙烤,但酸痛,汗水还是使我们备受煎熬。每每在训练了一天之后,洗去全身的尘埃与苦涩,重重地躺倒在吱吱呀呀的床上,总想大喊一声——回家真好!我们互相开着玩笑,讲着笑话,分享着食物,也畅谈着彼此的憧憬与渴望。望着被太阳微微晒黑,却时刻荡漾着欢乐的面庞,倾听着她们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别样经历。在这小小的屋子里,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新鲜事物,军训也没有那么难熬嘛。
内务整理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将大包小包,以及一些零碎物品塞进原本就不大的柜子,用抹布擦洗积满灰尘的墙壁,还用纸巾将地面上残留的发丝一根一根捡起。但当我们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之时,看到明亮整洁的小家,心中总会泛起数不尽的愉悦。我们生活在干净温馨的小家里,直到现在,在保持干净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生活气息。我还从家乡特地搬来一盆芦荟,静静地放在窗台上,为我们的小家填上一丝绿色和生命。
在浙里安家,我还遇到她们和他们。她们,在进出宿舍楼大门时,总能推着门停留一会儿,为的是等待不远处匆匆跑过来的姐妹,免去拿卡刷卡的麻烦。她们,早早地起床拖着地面,还进行着垃圾整理的工作,为我们宿舍楼的舒畅环境默默付出。清楚地记得我独自待在宿舍的一个午后,听到外面温柔的叩门声。打开门,一个阿姨拿着卫生工具,进入厕所,认真地打扫了起来。我愣了一下,回过神来赶忙道谢。阿姨笑着说:“你们平时保持整洁就是对阿姨最好的感谢了。”一股暖流袭遍全身,我却感到几分惭愧。卫生打扫,垃圾分类,节约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做好的。为她们,更是为自己,丹阳女生,人美家更美。除了她们,还有他们。维修大伯用灵巧的双手总能修好各类物品;搬矿泉水桶的大叔“神出鬼没”,每一次都及时的将水桶静静的放在门口,我们却从未谋面;园艺师傅用双手妆点着我们的生活,从门边的白色花朵,从窗口瞥见的青葱大树,我能感受到,他们一直在身边。
在这里安家,又酸又甜,少了家人的呵护,却多了它,她们和他们的相佐相伴。
在浙里安家,不再孤单。
——杨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