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成空前,国人显百态

遥遥历史长河,文人星光闪烁。莫言,在2012年10月11日这天,注定成为最耀眼的星光,诺贝尔奖的光芒遮蔽了整片天空。纵使时光慢慢流淌,历史依旧会记载这片光辉。




莫言的拾掇

然而, 当莫言聚齐了所有人的目光,当他的手稿身价一夜飙升,当其作品大热将被写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当数十万的中考学子同时聚焦其写作,当陈光标放言赠送一北京别墅,这位在岸上默默拾掇文学珍贝的老人却失去了原本简朴的生活和轻松的创作心境。突如其来的名与利,铺天盖地的采访与报道,扰乱了他原来的生活秩序,让日子来了个翻天覆地。浅层的收获,伴随着深层的压力。[详细]




国人的追逐

对于不少人来说,在此之前,大部分人听说过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却不见得熟知原著作者莫言,而有人听说过莫言其名,也不见得阅读过他的作品。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有一根深埋百年的引线牵动着人们的心,那就在2012年10月11日那一天晚上,它终于被瞬间引燃,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莫言热”。 据说,莫言小时候“掉过粪坑,相貌奇丑,喜欢尿床”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知道这会不会衍生出“莫言牌马桶”、“莫言美丽面膜”和“莫言尿不湿”。消费名人,这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绝对不会缺少的环节。[详细]


莫言的拾掇
国人的追逐

莫言后时代,文学何去何从?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校园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浙大的一位哲学老师提到,他在英国求学时,整个校园沉浸在静谧中,学生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与导师自由讨论,感受思考的乐趣。而今天的校园充斥着喧嚣,到处是眼花缭乱的横幅,海报,学生的时间被各种活动占据,“当你的心被劫持,你的being就很难绽放”。


今天你阅读了吗

常常有人感叹,我们处在了一个缺乏阅读的时代——《人民日报》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人均图书阅读量是4.3本,韩国是10本,俄罗斯是20本,以色列60本左右。国人的阅读状况令人担忧,同样处于疲软状态的还有中国文坛发展现状。众所周知,在我国,严肃文学所占据的市场一直被网络文学通俗文学挤压渗透,文学的快餐化经济化娱乐化低俗化限制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纵然莫言让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初现曙光,中国文坛到底需要什么,将要走向何方,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详细]


从“钱学森之问”说起,谈中国式树人之路

文学虽然是最先“冲诺”成功的,但中国的文学形势依然严峻。比起科学技术专业,文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遭遇到了更大的困境。 历史告诉我们,一所优秀的大学应做到科学与文艺相结合,相互借鉴交流,才能共同进步。止住一时的诺贝尔奖之痒容易,根治它的方法则和解决钱学森之问殊途同归——如何培养出足够“止痒”的人才。[详细]


今天,你阅读了吗
钱学森之问

中国人式诺贝尔情结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获奖者中虽不乏华人的身影,但在整整一个世纪却没有一位本土中国人获得这一奖项,这无疑是一件让中国和中国人都尴尬万分的事情。当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目之所及是媒体对诺贝尔奖的神化,这些对诺贝尔奖过分的推崇和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获得诺贝尔奖等同于国际对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或者文学创作水平的认知愈发深入人心。


共品诺奖醇香

相较于莫言对于自己获奖一事较为折中的评价,中国的主流媒体还是站在了褒扬的立场上。新华网评就随即发表了一篇名为《莫言获奖,为世界打开一扇窗》的文章。与此类似,中国的其他多数主流媒体报道的着力点除了对于莫言获奖的庆贺外,还涵盖了肯定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中国文学的自信、成熟以及未来的丰收,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开始为世界所接受的现象,莫言获奖对于激起国民大众沉寂已久的文学热情的益处。[详细]


如若难戒之毒

中国曾经遭受过太多的磨难,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到如今国家实力上升,但中国人仍然缺乏一种认同感。中国的尖端科学能力还不能与强国抗衡,中国的人文情怀还有待提高,中国目前仍然缺乏领军式的大师级人才,这一切复杂情感融合成为一种情结,那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与焦虑——渴望的是中国得到西方主流的认可,焦虑的是中国能不能得到认可。 [详细]


然而,这只是一个奖

“诺贝尔奖情结”似乎还久久的盘踞在我们的心中,无论是之前的刻意淡漠,亦或是现在的热烈追捧。它更多的表现在对名誉的追求,对真正科学人文研究的背离。其实,它只是一个奖而已,哪怕有再多的荣誉再多的光环,也不会抹杀或者增助任何一位名家的功绩。国人得奖,我们高兴。哪怕不得,也没什么可以怨声载道的。追思诺奖的同时,我们也许更应该做踏踏实实人,干本本分分的事。或许对于这个浮躁的社会来说这无疑是难而又难,但无论在哪个领域,除了要对得起诺奖,我们终归要对得起自己的本分、自己的追求,不是? [详细]


品诺奖
难戒之毒
这只是一个奖

中国关于诺贝尔奖的百年之痒,绝不仅仅靠一个莫言就能止住。要彻底根除诺奖隐痛,需要个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比起诺奖带来的荣誉,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诺贝尔奖精神。

本期策划:邵希 陈芳 曾乐诗 王雨琦

周金镔 陈娴 许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