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书面语境,特别是网络语境中,"阅读"一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悦读"一词所取代,想必自有它的道理。"悦读"和"阅读"一字之差,但就读者的心理感受而言,却千差万别。
"阅读"总掺杂着一种盲目、被动的感觉。而"悦读",就有了目的性、主动性、一贯性,甚至依赖性的成分。
之前,我从未涉足过莫言的文学领地,纵令莫言成为了诺奖获得者,我也不曾特意找他的书来翻看。倒是藉由这次主题“怒”的关系,我才得以机会。看完了这部《天堂蒜薹之歌》,我对莫言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真不愧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愤怒的蒜薹”是《天堂蒜薹之歌》修订版的名字,然而,愤怒的何止是滞销而泛臭的蒜薹呢?二十九年前,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这一现实事件促使莫言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 愤怒的是那些头朝黄土背朝天的种蒜薹民众。愤怒的是金菊,父母拿金菊去给残疾的大哥换老婆,金菊为了爱情私奔,失败后被遭打遭骂,怀孕后父母硬要高马拿出一万才答应他们在一起。愤怒的是四婶,四叔被书记撞死却有冤没法申,儿子不孝,女儿未婚先孕。愤怒的是高羊,背负地主后代的头衔遭人鄙夷。他们本靠着蒜薹为生,想着日后的愿景,日子倒也勉强能过下去,期盼着日子总能越来越好吧,然而却因为经管部分乱收费、部分业务部门思想不端,导致蒜薹最后滞销,加上政府不管不顾,矛盾愈发激化,最后演变成了农民大闹县政府。高马原打算卖蒜薹和金菊结成连理,最后却因这档子事金菊一尸两命,四婶的两个儿子为了钱让金菊结阴亲,四婶最后上吊自杀,高马落了个生无可恋,越狱被打死了。 夜晚的玉米地依旧带着那神秘的寂静,月光还是洒着皎洁的光,然而天堂县从不是天堂,却往地狱走了一遭,一群人的悲剧为这个故事画上了凄惨的句点,大地最终归于宁静。回音只余人心中,麻木的人或依旧麻木不仁,或振聋发聩,愤慨的人则满腔怒火。 民众铤而走险的背后又蕴含着多少的苦涩呢,对于农民而言,失去一年的收成是多难受,信赖的政府不管是多么无奈,就像卖菜的老大爷收到假币时落下那苦楚的泪于苍老的脸庞,实在心寒。 最后的文字,莫言写道,“告诉您一个最新消息:在蒜薹事件中犯有严重错误的原天堂县委书记纪南城同志和原县委副书记、县长仲为民同志,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检查思想,认识了错误,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错误,弥补过失,苍天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并报请省委、省政府:拟任命纪南城同志为岳城县委副书记兼岳城县县长;拟任命仲为民同志为三河县委副书记兼三河县副县长。此系小道消息,不要张扬。噢,我们的小道消息几乎总是准确的。请您赏俺一支烟。” 可笑而又可悲。 作者:沈慧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