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下,在书面语境,特别是网络语境中,"阅读"一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悦读"一词所取代,想必自有它的道理。"悦读"和"阅读"一字之差,但就读者的心理感受而言,却千差万别。

"阅读"总掺杂着一种盲目、被动的感觉。而"悦读",就有了目的性、主动性、一贯性,甚至依赖性的成分。

首页 > 悦读时间 > 推荐图书 > 第四季:青春·励志·红色

《不分东西》

——闾丘露薇

2011-10-15     编辑:admin   点击:1040

 

作者简介                                     

闾丘露薇,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学者。著作有:《我已出发》、《行走中的玫瑰》。因报道阿富汗战争,被誉为“战地玫瑰”。她从“战地玫瑰”优雅转身为“真相玫瑰”,源于2003年深赴伊拉克战场之后,为自己下定的决心——希望多年之后,人们再谈论起闾丘露薇,不再是因为她勇敢,而是因为她对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内容概要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作者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与广大读者讨论了国内的教育问题、农民务工问题、新闻伦理问题。她极力避免观点偏颇,努力做到意见的“平衡”。

推荐语

有人的地方便会充满争论和误解。“中国傲慢论”不绝于耳,究竟是中国被“妖魔化”了,还是我们没有在世界舞台上采取主动的作为?谁能保证自己第一时间看到的便是“唯一的真相”?偏见源自文化差异,源自沟通不畅,但最危险的一种偏见是源自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

诚如闾丘露薇所言,“不能真实、诚恳表达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久经媒体沙场历练的她,成就一副火眼金睛。她出入中外新闻,探究社情民意,通过不断观察、思考和对比,揭示出偏见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整书基本都通过案例,剖析了近年各类重大新闻背后的不同偏见,以及怎样避免偏见,积极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切实努力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读完此书,不禁长吁一口气,一个合格的公民形象离不开自信、责任、真诚与勇敢。

                   (推荐人:地球科学系团委书记 谭超)

分享到:MYZ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