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书面语境,特别是网络语境中,"阅读"一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悦读"一词所取代,想必自有它的道理。"悦读"和"阅读"一字之差,但就读者的心理感受而言,却千差万别。
"阅读"总掺杂着一种盲目、被动的感觉。而"悦读",就有了目的性、主动性、一贯性,甚至依赖性的成分。
作者简介
梁斌,原名梁维周。1934年发表小说《夜之交流》;1942年创作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及据此扩充成中篇小说的《父亲》;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后相继出版第二部《播火记》、第三部《烽烟图》。197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翻身纪事》(上部)。 内容概要 在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锁井镇,恶霸地主冯兰池为霸占48村的公产,阴谋砸碎作为公产凭证的古钟,农民朱老巩挺身而出,反抗地主的无理侵占。但冯兰池依仗强大的封建势力,砸碎了古钟。朱老巩因斗争失败,一气病死,女儿受辱自尽,幼儿虎子——朱老忠被迫逃离家乡。25年后,流落关外的虎子怀着一颗复仇的心,带着全家返回家乡……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推荐语 这是一本很优秀的红色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红旗谱》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这部作品中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他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人物的刻画十分深刻到位,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深刻的剖析了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人们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嘴脸。 另外该书还综合了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对于我们处于这样优越的生活环境的大学生有很大的警示意义。 (推荐人:工学试验班 程昕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