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书面语境,特别是网络语境中,"阅读"一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悦读"一词所取代,想必自有它的道理。"悦读"和"阅读"一字之差,但就读者的心理感受而言,却千差万别。
"阅读"总掺杂着一种盲目、被动的感觉。而"悦读",就有了目的性、主动性、一贯性,甚至依赖性的成分。
作者简介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内容简介 一九三七年八月,正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一个月之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对中国革命做了深刻的检讨与反思之后,这位伟人写下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章——《矛盾论》。 《矛盾论》主要阐述之问题 1、两种宇宙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关系与历史发展,指出了是否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准,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应用在生活中能够让我们冷静而客观地分析各种问题,从而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矛盾这一重要概念,同时较为深刻地了解到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作者明确指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食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中看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当前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主要的矛盾,就像找到一团线团的线头。用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我们能够用来提升自己的事情上去。 4、它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在矛盾双方的同一和斗争的相互联结中,强调必须学会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克服任何一种可能存在的片面性。 5、可读性与感想:这篇文章叙述得很有理性,在六小节中循序渐进,最后的总结让人更是回味。作者用很多生活经验,革命历程的思索,历史实例,同党内党外的错误思想在这里进行了英勇的斗争。非常清晰地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严厉地批判了教条主义者所犯下的种种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错误,让我们警醒,让我们开始学会做一个理性的人,辩证的人。 (韩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