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拾掇

莫言的拾掇

遥遥历史长河,文人星光闪烁。莫言,在2012年10月11日这天,注定成为最耀眼的星光,诺贝尔奖的光芒遮蔽了整片天空。纵使时光慢慢流淌,历史依旧会记载这片光辉

然而, 当莫言聚齐了所有人的目光,当他的手稿身价一夜飙升,当其作品大热将被写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当数十万的中考学子同时聚焦其写作,当陈光标放言赠送一北京别墅,这位在岸上默默拾掇文学珍贝的老人却失去了原本简朴的生活和轻松的创作心境。突如其来的名与利,铺天盖地的采访与报道,扰乱了他原来的生活秩序,让日子来了个翻天覆地。浅层的收获,伴随着深层的压力。 ……

当然,也可能有人如此说,诺贝尔奖给莫言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因而会有更多的人去欣赏文学,不仅给一名作家带来金秋的收获,还推动了某种文字风格的发展和使一些弱势作家如莫言一样得到公众的关注。从这个方面讲,这,不失为一件好事。确实,当今文坛文学作品多如繁星,晃得读者是眼花缭乱,许多优秀的作品出版后就如同石沉入海,再不见一丝回馈的波澜。更何况,随着便利餐式的文章愈见猖狂,良莠不齐的书堆慢慢丧失原来的魅力。在读者怀疑的眼神下,佳作埋没其中只得黯然。而莫言的获奖,则不啻是在平静的湖水中捞起一枚晶亮白润的珍珠,引得我们这些路人驻足观看。

可事情却永远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完好。如今,作为当事人,尽管莫言始终试着去秉持一份旁观者的心态,淡漠自省,谦和平静,但在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你幸福吗”时,一句苦涩的“我不知道”却悄悄地泄露了这位作家难言的感受。“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莫言真诚的话语,直接的表意,传达出来的就是他不为人知的尴尬处境,就是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背后承受的压力。而压力下的作家,就如同背上了沉重的壳,只能迟缓笨拙地爬行,又怎么能有漂亮的足迹。

这才是莫言的拾掇。捡了名声与热度,却掉了快乐与安宁。但若是平心而论,外在层次上的风风光光,又怎么能与精神层面上的轻快自在相比呢?那么在这个灿烂的金秋,莫言的“收获”是不是又多了一丝耐人寻味的气息?

“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将莫言捧上天,但愿今后三十年,故乡能出真圣贤。”这是莫言的打油诗,也是莫言的寄语。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消费莫言的热潮中,但愿莫言能尽早完成他自己的心愿,得到一名作家理应得到的收获。也让我们还莫言一片宁静与简单,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多的不起眼的小作品,去发掘未来的文学大家。这才是“诺贝尔奖”理应带来的效应与收获,才是莫言的收获,才是整个中国的收获。

——曾乐诗

 
茶点第一期
  自行车已经成为浙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紫金港在玉泉在西……[详细]
 
视点第九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当我们不愿……[详细]
 
力点第十二期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详细]
 
视点第八期
  寒假总是让莘莘学子无限期盼,聚会、旅行、懒觉、过年、红包无不让人……[详细]
 
力点第十一期
  3月23日,一名男子冲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