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之问”说起,谈中国式树人之路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老一直苦苦思索的难题,至今仍深深地困扰着国人。围绕这个话题,学界争论不休,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但矛头大都指向了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而今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似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至少我们教育下的文学走在世界前列。对此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遵循钱老早年的求学经历,来探索问题的症结。

钱老在北师大附中度过了宝贵的六年。在他记忆中,学生临考是不做准备的,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临时用功是要被笑话的。在这片乐园里,实验室是随时开放的,提供丰富的选修课,还有大师教授音乐、美术。这种宽松的氛围、浓厚的科学气息,让刚经历高中“题海”生涯的笔者大感羡慕和意外。

纷乱的民国岁月,却给了学术短暂的春天。曾经的北大、清华、西南联大,无不是学术的乐土,培育了一大批人才,酿就了浓厚的人文底蕴。人文之脉,教育传承。尽管那时世道很乱,但教育和教育之心不乱;尽管那时民众很穷,但教育和教育投入不穷。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校园已与以往大不相同。哲学老师曾经抱怨,他在英伦求学时,整个校园沉浸在静谧中,学生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与导师自由讨论,感受思考的乐趣。而今天的校园充斥着喧嚣,到处是眼花缭乱的横幅,海报,学生的时间被各种活动占据,“当你的心被劫持,你的being就很难绽放”。的确,现在肯静下心来钻进象牙塔内读书钻研的人越来越少,谁不是争着出国考研,抢着去国企外企呢?

校园走向功利化,羁绊了人才绽放的脚步。要成为大师,必需摆脱世俗观念,将金钱、荣誉、权利抛之脑后, 全身心的投入,经过漫长的坚持和等待,才能收获真正的荣誉。比起科学,文学大师的培育更需要“守得住空房’,需要一生的积淀:韦编三绝、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然而要做到这点事何其的难!

学生无意投身学术,教师在学术研究上同样难有建树。他们同样会受到各种活动的打扰,各种利益的羁绊。更有一些学校并不重视学术研究,而以营利为目的。学生、教师、学校,甚至社会,可以说都是扼杀人才的助推者。

文学虽然是最先“冲诺”成功的,但中国的文学形势依然严峻。比起科学技术专业,文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遭遇到了更大的困境。目前中国高校普遍不重视文科,视文科为鸡肋,很多文科专业人才匮乏,教学资源不足,还得不到尊重。殊不知,一所优秀的大学应做到科学与文艺相结合,相互借鉴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笔者相信选择文学的人,都是为动人隽永的文字所俘获,虔诚地进入文学的世界,心中往往有着单纯的梦想,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社会就像大染缸,连最幽深的角落也不肯放过,文学界被渐渐地染黑。我们仍欣慰地看到有不少作家在默默地坚守一方狭小的天地,他们游离于主流文学世界之外,但这份执著的坚持正是所谓的主流文学界所缺失的。

很可惜,当代教育并未因袭曾经的学风,走向了另一番道路。

那么外国的教育是如何培育人才的呢?作为诺贝尔奖的常客,以色列的教育模式值得我们深思。有人说,以色列人有股坚韧的傻劲儿,认准了就不容易回头,所以才容易在学术界和企业中取得成功。同样让世人称道的,是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从建国起就一直保持在GDP的7.5%左右。不仅如此,以色列教育部还将大规模地增加教育投资。反观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连年推迟”4%”的指标,甚至还比不上一些非洲国家。

再说到高校教育,国外的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反思。英国的牛津、剑桥坚持大学不是做生意,通过个性化教学精心雕琢,通过学院制增强跨学科交流。而日本则将“学术”与“技术”严格区分,力争把商业气息屏蔽在象牙塔墙外,并普遍采用的“教授治校”与“教养教育”的方式,做到了“去行政化”。

部分高校也在反思这一问题,于是有了一些新鲜的探索。不久前的南方科技大学的“转正”为人们带来了希望。自主招生的改革,上海纽约大学的建立,清华人文学院的重建,都是高校改革的先声。

必须承认,虽然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终于圆满,但对于钱学森之问的探究并不会一劳永逸地结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式树人之路远未到达终点,依旧期待反复探索。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周金镔

 
茶点第一期
  自行车已经成为浙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紫金港在玉泉在西……[详细]
 
视点第九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当我们不愿……[详细]
 
力点第十二期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详细]
 
视点第八期
  寒假总是让莘莘学子无限期盼,聚会、旅行、懒觉、过年、红包无不让人……[详细]
 
力点第十一期
  3月23日,一名男子冲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