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裴子: 求是求才不求人

邵裴子
邵裴子在执掌浙大期间,提倡“通才教育”——或许是我们现在大类培养的先声,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其与苏步青教授的故事。
(刘洁菲)
苏步青在取得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应陈建功之约,怀着将浙大数学系建成世界一流的梦想来浙任教。“当时,国内教学的条件很差,工资都发不出”(苏步青语)。连续4个月均为拿到工资时,在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当时随苏步青以及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日本籍夫人和两个孩子),使他的家庭生活颇感窘迫,思来想去,苏步青萌生了去意。邵裴子听闻,便有了下面这个情景:
“我听说,苏先生准备重回日本……”惴惴的,邵校长问话时脸涨得通红。“我实在是面临诸多困难,事出无奈,确有此想法……”吞吞吐吐的,苏步青回答时?也涨得通红。“不能回去!你是我们的宝贝……”邵校长情急之中,脱口而出。“这是真的?”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真的,千真万确,你是我们的宝贝!”他再一次表示肯定。“好啦,那就不走了,那就不走了!”苏步青活脱脱就像一个孩子似的,攥紧邵校长的手连声地说。(张光武《苏步青与松本米子的爱情故事》)
学经济的邵裴子和研究数学的苏步青是否会如此之萌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能看出邵裴子的惜才之心,和苏步青心中一种知遇知音的心境。后来,邵裴子便从自己600块薪金中拿出了200块给苏步青,以及又筹到了1200块大洋。
然后就当一切快要进入正轨,变故横生。蒋介石那次视察浙大时,亲自 “动员”邵裴子参加国民党,却被邵婉拒了。 之后,国民政府便克扣经费,邵裴子在学校里亦受到国民党CC系的排挤,但是邵裴子自行辞职还是被免职我们却不得而知了。只道邵裴子是一个宁折不弯之人亦是不知难而退之人。
然而邵裴子和浙大的故事并没有在遗憾里收尾,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在浙江高等学堂就读时期,英文教习和教务长便是邵裴子。虽然邵裴子倒是很少对人说起陈布雷是他的学生,别人说到“布雷先生问候邵先生”时,也总是淡淡一笑说:“他太客气了。”但是后来听到了陈布雷自杀的消息,邵裴子老泪纵横,言道:“他一死,国事前途可知矣!”。而陈布雷,就是推荐竺可桢做浙大校长并在他和蒋介石之间斡旋之人。
邵裴子致力于大学教育,自己的孩子却从未上过大学,大儿子在皮市巷路口修皮鞋,二儿子在大连铁路当锅炉工,只因为他主张儿女要独立。同时,他作为一校之长的清廉生活,也让后人唏嘘不已。
先生在斯坦福读了经济,在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为人宽厚又不失风骨,下得了决心也忍得住寂寞。浙大也算是在邵裴子的手里初具“东方剑桥”的模样,而先生的品性也在求是的精神里绕梁不绝。
——刘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