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下,在书面语境,特别是网络语境中,"阅读"一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悦读"一词所取代,想必自有它的道理。"悦读"和"阅读"一字之差,但就读者的心理感受而言,却千差万别。

"阅读"总掺杂着一种盲目、被动的感觉。而"悦读",就有了目的性、主动性、一贯性,甚至依赖性的成分。

首页 > 悦读时间 > 推荐图书 > 第六季:品位经典,理解当下

《妖眼看西游》

2011-11-04     编辑:yuedu   点击:2663

 

作者简介 

穆鸿逸,设计师,编辑,明清小说研究者,神话传奇爱好者,现居北京。初从设计,后以文学存身。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撰稿多家媒体。

内容简介

《西游记》的真相,其实只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一场慈航普度的梦。整部《西游记》,以天地始,以成佛终,看上去仿佛很美,但滴滴是泪。前七回是阴谋败露之悲,后有泾河龙王冤杀之悲,末了又有十四年空行无果之悲——整部《嚣游记》,竟是一大悲剧!

濠上知鱼

                         文:浙大10人文  魏其濛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红楼梦》面世两百余年,惊艳红尘,不知有多少痴迷之人一头栽进《红楼梦》的世界里就再也没有出来。曹学、脂学、探佚学……红学已跻身中国三大显学之列,并在近年《百家讲坛》热播的烘托下更加显得明艳不可方物。然而,众位看官是否被《红楼梦》过多地夺去了注意力,而忽视了另一部看似“小儿科”的名著《西游记》?

虽然《西游记》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多少受到各种少儿影视作品的影响,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撼动的。此书在明末清初即被列为“四大奇书”之一,是在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书中唐师徒三人的形象刻画生动,深入人心;故事情节规模宏大,千折百回,不愧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西游记》的主题,一般被归纳为“反对封建、向往自由”;其故事情节即简单的“去往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其作者似乎必“明末落魄文人吴承恩是也”了。此等说法,然而不然。既然《红楼梦》的版本、作者、隐含情节等可以被考究探佚,可以推生出无数种逼近真实的结果,那么《西游记》也可以!

《妖眼看西游》就是一本在程度上与红学大家的研究相近的奇书。作者穆鸿逸,初做设计,后从煮字,是明清小说研究者与神话传奇爱好者。其人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撰稿多家媒体,而对《西游记》则阅读历经几番寒暑,熟稔书中所有妖魔精怪的传奇秘史,发掘天上人间的阴谋线索,将《西游记》从一部“闲书”读成了一部“仙书”。

《妖》对读者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本书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区区几个不深不浅的问题就勾起了看官的好奇心: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前后的实力会差距如此巨大?“须菩提祖师”为何不教猴子长生之术还匆匆赶它下山?猴子为什么受太上老君这样的看顾,还那么容易就冲进了凌霄宝殿?泾河龙王为什么因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就丢了性命?这些细节,恐怕是读者在读原著时隐隐想到而未深究的。由此如种种疑点,丝丝迹象,作者勾勒出整本《西游记》的一个巨大阴谋,即佛教势力与天庭对东南北三大部洲的权力争夺战!而一僧三徒白龙马,凡间各路妖魔怪,不过是高层们的棋子罢了。

其实《妖》吸引人之处,远不止此。比如《西游记》的作者,真的是吴承恩一人吗?《妖》的作者在细读了每一回的文字以后,认为有些章节粗制滥造,与其它章节情节自相矛盾,简直大煞风景。这与《红楼梦》的情形类似,极有可能是有人代笔而造成的。《妖》对《西游记》几个主人翁的形象分析,也是入木三分。唐僧的形象在各种影视作品中被美化,而他的真实面目远没有那么金玉。此外,《妖》的语言毫无造作,既似信口说来,又如舌灿莲花,少不了调侃幽默,也不乏借古讽今,实为居家旅行必备之良书也。

正如作者在勒口上所写,细品《西游记》,其乐无穷。“西行的道路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虽然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在喜爱者的心中,看不见漫天风沙,只见那静美的桃花,亦看不见万险千魔,只见那妖娆的烟火。这其实是一种濠上知鱼的乐趣。”

 

 

分享到:MYZ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