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悦读时间 > 推荐图书 > 第十一季:尘世都在色彩里

《一一风荷举》

2012-11-22     编辑:zhangzheng   点击:1246

作者简介:

张晓风(1941~),原籍江苏铜山(徐州),现居台湾。笔名晓风、桑科、可叵。曾任教于东吴大学、香港浸会学院、阳明大学,自1962年执教至今。同时致力于写作,并从事公益活动,呼吁提高国民语文程度。作品多以散文、戏剧为主,旁及童书、评述和小说、诗作,评家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内容简介:

《一一风荷举》由作者张晓风亲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近半个世纪所出版的十四本散文集中精选八十余篇集结而成的。全书共计十八万余字,具有很高的阅读欣赏和收藏价值,既是张晓风的散文精粹本,又是一本读者期待已久的珍品。

 

那抹深邃的绿

 

我们常用多彩来形容大学的生活,但倘若真是较起真来,一一用色彩去鉴照定义,能列举的也大抵不过是红的激情和蓝的理性罢了。而我今天想说的则是绿色。葱郁如紫金港,绿摇满目,却鲜有渗入心里的。绿是缓缓的,是需要时间才能浸泡濡染的,而我们踏着单车一路追赶,绩点、社团、荣誉,速度太快,袭一片绿色的心境早已是奢侈之事了。

 

所幸我们还有书,还有文字,还有诗人。给我们一次补救的机会,从诗句里找到久违的绿的恩泽,亲近绿的肌理,漂洗着,感动着。一本好书如张晓风之《一一风荷举》,读它,悟它,你确实能感受到沉淀和荡涤。你确实能重新走回心的一隅,遇见那个纯粹如莲的自己,摘一方小小的荷叶,贪恋这恍若隔世的绿荫。

 

词穷技低,捉襟见肘,我无法为张抑或是此书作下全面的注脚,且允许我自作主张的为你掀开半卷帘席,走漏些绿的气息罢。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在春风这样的旋律里,所有柔嫩的枝条都被邀舞了。六角形的星子闪烁着清浅的眼波,啊,不快乐真是不合理。”——《魔季》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一树一枝,一草一叶,花草虫鱼在张眼中都是动人的篇章。下笔含情,笔触清丽。她有一双含情目,将世间万物看的澄澈动人。湖色千顷,水波寒;光阴百代,时间冷。繁弦急管,红灯绿酒之间,在张的笔下,万物静谧温柔的平铺开来。从叠烟架翠的峨眉到软红十丈的人间,那些焕然一天的星斗和灼热了四季的玫瑰,世间美好之物何处不在,唯少了那多情寻觅的眼眸罢了。

 

“所有美丽的东西似乎总是沉重的——但我们的痛苦便是我们的意义,我们的负荷便是我们的价值。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初绽的诗篇》

 

然而真正的美永远不会是那平展易揭的繁复窗花,美总是有力量且深刻立体的。于是绿到此处便见出了深邃。

 

“在一切的给予前,让我们先成为一个‘拥有’的人。”

 

“真正伟人的双手并不浸在甜美的花汁中,它们常忙于处理一片恶臭的脓血。真正伟人的双目并不凝望最翠拔的高峰,它们低俯下来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

 

“但愿你们所医治的,不仅是一个病人的沉疴,而是整个中国的羸弱。但愿你们所缝补的不仅是一个病人的伤痕而是整个中国的痈疽。”——《念你们的名字》

 

这是张对阳明医学院大一新生的期许,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该感念的箴言。追求理性进步的路途上,朴素的人文哲学缺席太久,对生活真谛的探寻已成笑谈。我们甘受数字的奴役,无论这些数字是存折上的居民又或是计算机上的过客。“双耳饱将听秋风”的情怀已一去不返,耳里塞的是ipod的耳机,眼里投射的是iphone的高科技成像,耳不聪,目不明,大脑感性思考区域缺氧太久,人文情怀以及哲学思考亟待恶补,书便再次成为了精神栖息之所,或是国民精神加油站。风翻书页,绿自油然。此时的绿色是思想的色泽:从对爱情“从俗”的理解,到对儿女及家庭真谛的有情探寻;从对月亮寓意的追溯,到对“高处何所有”的凛冽解读;从对许士林金榜题名,叩首雷峰塔时独白的暗自揣摩,到对席慕容情系画笔,非同寻常的一生的细致描绘。此绿包容之大,吐纳之深,非我可以一一列举,也非一读便能全盘领悟。一页页木质纤维里,我不仅是在读一册册山,一行行水,更是在读寒来暑往的大地腹腔的文化脉动。

 

朋友,若此时你碰巧正在读我这篇拙劣的小文,我禁不住想再次真诚地向你推荐这本被装订成册的绿色。都言在一盏茶里饮千古的风流,在瓦斯炉前遥想燧人氏的风采,由一张纸想见汉文明,捧一碗饭时懂得感谢嘉南平原上的老农。在《一一风荷举》里,让我们去寻一方荷塘一池绿。

 

人生自古多雨季,雨一池,愁一尺。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应生11 周天琪

 

 

分享到:MYZ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