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之星首页 > 魅力之星

“流浪诗人”的文字之路——记校报学生记者团团长朱海洋

2011-11-01     编辑:admin   点击:10296

他很平凡,扔在人海中完全找不出来;他很平和,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一张纸,一支笔,梦想成为“流浪诗人”的他,慢慢地走上了一条文字的路。

他就是校报的学生记者团团长,朱海洋。

与文字的“不解之缘” 

朱海洋的电脑桌面很干净,打开桌面上一个文件夹“我的文章”,里面整整齐齐被分成了几个子文件夹“小说”、“散文”、“军训通讯”、“消息稿”、“特稿等,而这些就是朱海洋入大学两年多的成果与点滴。

“平时没事喜欢写写文章,也不投稿,只是发发博客和空间,估计我大学创作的文字,已经将近几百万字了吧。”似乎在大学伊始的时候,朱海洋就慢慢走上了文字学生工作这条路了,而这条路他自己之前却从未想过。

军训的时候,朱海洋是“半训”的,但是这半训并不见得有多少轻松。“每天要写很多稿子,而且要保证A类的标准,军训半个月我从未午休过。”的确,在朱海洋电脑里还保存着军训时候写的文章,有将近60篇,每天连里上A稿标准的稿子,朱海洋的名字占据了将近一半。

“要憋出这么多稿子,真的不容易,那时候天天追着要灵感,军训结束时以为再也不用碰文字了。”事实并非如此,百团大战时因为发烧,朱海洋被校医院“隔离”了起来,眼看着同学发来的“我报了求是潮”“我报了三农协会”,自己却只能躺在医院,至今还是一名“无组织的流浪者”,朱海洋心里着急极了。

结束隔离出来后,百团大战、社团报名早已结束,后经当时军训的副指导员推荐,朱海洋进入了云峰学园学生会的新网中心,也正是这一次的引荐,让朱海洋与文字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他又进入了云峰学园分团委的新网中心。“大一,写了一年的新闻稿,而且是两个组织的。”此时,朱海洋已然与文字开始不离不弃了,学园内的新闻稿、领导的致辞稿、喷绘海报横幅文字,几乎所有与文字搭边的,他全部写过了。

“挺好的,写新闻让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和同学。”大一结束后,朱海洋即升任分团委新闻中心的副主任,学生会新网部的部长,而那时候,由于平时采写新闻结识了很多人,他与新一届的学生会主席团、部长们几乎个个都“渊源颇深”。 

“我不是部长,我是学长” 

朱海洋有一个特别文艺的别名——洛晓雨。

这个别名,源自他大二所带的云峰学生会新网部的一次别样的活动。“那时候,我们提出大家一起连载小说,每个人写一章,情节随便设置,由作者决定。”这个提议部门一拍即合,当晚的例会上,大家就开始商量自己在小说里的名字,文艺的朱海洋给自己起了“洛晓雨”,在他的家乡萧山话中谐音“下小雨”。

“小说,我们连载了两轮,几万字后因为考试周中断了。”提起这个小说,朱海洋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不断回忆起那时候当部长的点点滴滴。

他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我不是部长,我是学长”。的确,在任部长期间,干事和他在工作期间,经常“没大没小,没上没下”,氛围十分融洽,而朱海洋也从不让干事们叫他部长,只是要求叫“海洋”就可以了。

到了后来,干事们都用大家在小说中的名字互相称呼,着实让部门外的同学一头雾水。

“大二这段时间,学生工作特别开心。”朱海洋现在还和大部分干事保持着紧密关系,在人人上还能总是能看到“打情骂俏”的场景,而这样的感情,也让别的部门实为“眼红”。

部门朋友的关系,给新网中心的运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顺利。“一个只有11名干事的部门,承担了一个学园的新闻,很多时候,全员出动才能确保任务的运行。”

这种处事的方式可以说是朱海洋的作风,在旁人看来似乎没有威严,可在他自己看来,这样的作风,带来的却是一种比威严更为坚固的凝聚力。

11年新生军训,时任二团六连副指导员的朱海洋在最后一天阅兵式结束后,被抛向了空中。“在空中,那种感觉很幸福。”新生们很是喜欢这位副指,听到一位新生对他的评价“有点闷骚,有点明骚,反正就是骚”,朱海洋甚是感动。

“学长,永远是最真诚的,而对‘下属’,我永远没有架子,那不需要,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友谊。”

“新闻,我来了” 

如果说,在学生会朱海洋收获的是友谊,那么在《浙江大学报》,朱海洋收获的绝对是写稿的能力。

“大二时,怀着忐忑的心理向校报投了简历,竟然被通过了。”大二进入校报后,朱海洋成了那边的新人,面对很多科班出身的学生记者,他第一次感到了不足,原本自以为挺直的笔杆子一下在他的心里开始“倾斜”。

第一次写稿被老师称作“底子很好,但是脑子中的条条框框太多”,学园内的新闻稿大多格式老套,而这样的套路显然在校报这边显得“档次很低”,朱海洋马上开始为“自己充电”。“每天看党报,每周看校报,然后进行新闻专业书的阅读。”

几次稿子写下来,朱海洋终于开始上手,之后便慢慢独自接手大稿。校报的稿子大多需要采访很多人,信息量大、标准高,一篇稿子从开始构思、采访、写稿到最后的敲定,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很多时候,为了跑新闻,不得不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朱海洋做事情很积极,每周都会接好多稿子,自从加入校报,室友们也是越来越少看见他宅在寝室,晚上回来也是一直在整理材料。

写稿时候文思枯竭是让朱海洋最为痛苦的时候。“没办法,只能先休息一下,然后熬到半夜再去写。”久而久之,半夜成了朱海洋思路明晰的时候,黑暗的寝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敲着键盘,文字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奔出来,写完后,他也从不回头去阅读,关了电脑便急忙睡去,往往此时钟表上显示的时间已将近凌晨两点。

几个月前的某一天,朱海洋给他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决定以后从事新闻了。”几分钟后一条回复的短信让他顿时有种想哭的感觉。“不管你做怎样的决定,只要你喜欢,妈妈都会支持你。”

看完短信,朱海洋就跑到楼下书店,一口气买了新闻学所有的专业书,至此,在他的书架上,有了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书。“既然决定了,那就好好努力,新闻学我来了。”

大三后,朱海洋也正式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报》学生记者团团长兼任浙江大学学生新闻社社长,校团委新青年传媒总监助理,环资学院新绿学生新闻中心主任,可以说,朱海洋在学生新闻这条路上慢慢地刻下了自己的脚印,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成为记者,一名富有朝气、责任感的笔者!

(文/姚赫男)

 

 

分享到:MYZJU

竺松嵩 发表于 2013-11-27 11:45:03
给文艺青年点赞!
王珂 发表于 2012-05-31 08:36:34
很喜欢这篇文章,不过,学长讲的话,这里有个语法错误吧。 “大二时,怀着忐忑的心理向校报投了简历,竟然被通过了。” 被通过,应该不是我们现在流行的被字句吧。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当前 1/1 页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