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少年。看完了这个关于阿富汗人的生活的故事,心里时不时的会掠过一只蓝风筝的倒影。故事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震撼,但是那些真实得直入人心的生活和情感还是会在某些走神的片刻浮现在眼前。 “阿米尔,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说。阿米尔追逐的风筝,隐喻的是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只有追到了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每个人的心里都飘着那样一只蓝风筝,有些人只是望着它的影子,有些人却在不懈的努力去追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苦难与悲哀的国度,战争夺去了阿富汗人的幸福。越是残忍,执着、忠诚和爱越是让人感动。你的蓝风筝现在飞翔在哪里呢?我禁不住这样问自己。人性的恶不可怕,令人珍惜和钦佩的是自我的宽容和救赎。 五一假期,回到了曾经住了四年之久的姑姑的家中。躺在床上翻着《追风筝的人》,脑海中又回想起了当年准备高考的岁月。仍旧是蓝色的床单,曾经有段时间的晚上,我会戴着耳机一遍又一遍的听班得瑞的“追梦人”。就像一位同学说她在高考前曾看了很多遍《肖申克的救赎》一样,这首歌也是触动灵魂的梦想之歌。没有寄托的人会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倒下,能够撑过最艰难的时光的人会走到终点。每一次艰难的挣扎和痛苦的抉择都是对生命和人性的拷问,会不会成长,会不会脱变,会不会成为你想要的那个模样,一切都必须是自己期望、自己给予。 今日老同学的聚会也更坚定了我的想法。他说的对,告别过去,重新来过。大学中要做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曾经我说要读遍整个图书馆,虽然夸大,但也是心声。该学的已经学了,该经历的也经历过了,个中滋味也已逐一然品尝,那么为何还要亦步亦趋的做一些不快乐的事情,伸手向更高处虚荣的光环呢?不过如此,那就好好休整从头来过,那些曾经费尽心力去追寻的事还在远方、在深夜里向我发出一些不安的呼唤。你真正需要的事情还没有完成,没有完成······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奔跑在长满青草的山坡,追着,看着我那美丽的蓝风筝在水面的倒影。 (文/琉璃雪)
|